未來工作在哪裡?決定你成為贏家或新貧的關鍵→第二部 新貧樣貌:小心被排除在外→第2章 片段化生活:三分鐘的世界
全天候待命:吉爾的故事
回到工作步調較慢的1990
『例如2006年,暢銷書克萊恩(Stefan Klein)寫了一本書《時間使用手冊》(Time: A User’s Guide — Making Sense of Life’s Scarcest Commodity)。』
有關克萊恩(Stefan Klein)的英文維基↓↓↓↓↓↓↓
Stefan Klein (born October 5, 1965) is a physicist, author and essayist who has specialized in writing on science and its social implications in an accessible manner. He is best known for his books The Science of Happiness and Time: A User’s Guide. His works have been translated into 25 languages and became best sellers in many countries.
有關時間使用手冊,博客來的中譯書可能為
生命的時間學:一本關於幸福的使用說明書博客來簡介↓↓↓↓↓↓↓
為何歡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不愉快的時刻卻漫長難耐?為何年紀越大,時間似乎過得越快?為何我們對童年發生的事,比最近幾年的事記得更清楚?
「一瞬間」有多長?「現在」有多久?腦神經科學的發展,讓我們得以探究大腦如何感受時間——這場精采的時間之旅穿越記憶、動作、情緒與自我意識、感官感覺,以及安排計畫能力的相關腦區,幾乎涵括大腦所有重要功能。
由於人類並沒有「時間感官」,只能藉助外界資訊或過往記憶作為判斷時間的標準,以致「時間感」相當不穩定。多虧這項「缺憾」,使我們擁有豐富的塑造時間的自由。我們感受到的「一小時」不是每次都一樣——等公車的一小時特別久,和好友相聚的一小時特別短——更奇妙的是,當一段時間進入記憶,可能延伸得比原來還長,或縮短到幾乎消失。
了解時間感形成的原因後,我們可以改變大腦解釋時間的習慣,更用心地對待時間。
.我們以為「沒時間所以有壓力」,作者打破迷思:「有壓力所以沒時間。」看待時間與壓力的態度,影響我們感受到的壓力。
.大腦有「不斷尋找新刺激」的天性,影響工作效率。專注是一場持續的奮戰;適當的自我控制和訓練,便能強化大腦執行功能,有效利用時間。
.若想延長美好時光,便要使感官和記憶全面開放,用心感受;愈豐富的資訊,會使大腦推斷出比實際還要長的時間
.大腦裡負責控制注意力以及控制喜好感受的系統相關聯。最快樂的時光,是我們專注當下的時光。
.要讓生命的記憶更豐富,就要保持學習和用腦的習慣,使歲月更有價值。
所有深刻的感受,都和時間有關。由於時光有限且無可逆轉,我們為了「逝去」或「錯過」而憂傷,體會「好奇」和「等待」搔得心頭發癢的滋味。時間為我們帶來「渴望」的不安,和「但願人長久」的溫柔期盼。
本書特色
1.大腦如何感受時間,產生「時間感」。
2.我們可以改變大腦解釋時間的習慣,更用心地對待時間。
目錄:
前言 發現內在時間 7
第一篇 體驗時間
1. 一天二十五小時 19
什麼事都沒發生的話,會發生什麼事?
2. 早起的鳥兒遇上夜貓子 32
跟著內在時鐘過日子
3. 大腦裡的節拍器 56
時間感的基礎
4. 時間有如口香糖 76
如何讓歡樂時光更長久?
5. 大腦玩弄時間 92
「現在」有多久?
6. 大腦在雲端 114
我們與「現在」錯身而過
7. 我們是回憶的建築師 129
沒有回憶會如何?
8. 把時間拉長一點 155
魔山上的魔幻時間
第二篇 利用時間
9. 對速度上了癮 183
我們能承受多快的速度?
10.「一心多用」最浪費時間 207
越想爭取時間,越容易失去時間
11. 跟著別人的時鐘跑 229
時間少不等於壓力
12 做時間的主人 251
「動機」勝過一切
第三篇 何謂時間
13 時間相對論 267
時間只是一種幻覺?
結語 新時間觀 299
圖片版權 318
『2008年,一群澳洲和芬蘭學者共同撰寫了《自由支配的時間》(Discretionary Time: A New Measure of Freesom),紀錄世界各地的民眾感受到的時間壓力。』
當工作生活變得愈來愈片段化
專注力降低
心理學家李文亭(Daniel Levitin)『發現要成為某個領域的頂尖高手,通常需要經過一萬小時的努力。換句話說,必須每天練習三小時,下十年的苦工才辦得到。』
李文亭注意不是女的喔,課本寫錯成她,英文維基↓↓↓↓↓↓↓
Professor Daniel J. Levitin, Ph.D. (born December 27, 1957, San Francisco) is a prominent American cognitive psychologist, neuroscientist, and writer. He is James McGill Professor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at McGill University in Montreal, Quebec, Canada, with additional appointments in music theory, computer science, and education. He is Director of the Laboratory for Music Perception, Cognition and Expertise. He is also an accomplished record producer and musician.
He has published scientific articles on absolute pitch, music cognition and neuroscience and is more widely known as the author of two best-selling books, This Is Your Brain On Music: The Science of a Human Obsession, (Dutton/Penguin, 2006; Atlantic [UK] 2007) and The World in Six Songs: How the Musical Brain Created Human Nature (Dutton/Penguin U.S. and Viking/Penguin Canada, 2008). Prior to his academic career, he worked as a producer and sound designer on albums by Blue Öyster Cult, Chris Isaak, as a consultant to Steely Dan, Stevie Wonder and Michael Brook; and as a recording engineer for Santana and The Grateful Dead. Records and CDs to which he has contributed have sold in excess of 30 million copies. From September 2006 to April 2007 he served as a weekly commentator on the CBC Radio One show Freestyle, and he has appeared frequently on NPR.
觀察力與學習力減弱
『工作愈來愈片段化,我們的觀察力和專注力也愈來愈薄弱,這是全球化和科技發展交互作用的結果。』
失去隨興創作的樂趣
『想要培養創造力和催生新構想,覺得好玩非常重要。』
造成片段化的因素
電腦運算能力高速成長
無所不在的「雲」
『辦公室使用的科技漸漸開始落後員工在家裡裝設的科技設備。』
虛擬世界的分身
認知助理的興起
不打烊的全球化世界
碎片重新連結為整體?
三個前瞻性大轉變:
- 第一個大轉變是建力能自我超越、日益精進的工作生活。
- 第二個大轉變是瞭解片段化的反面非孤立。
- 最後一個大轉變是從貪婪的消費者變成熱情的創造者。
ㄚ琪會以”實驗室的…”為名主要是作者以2025年時候的工作型態對比1990年時候的工作型態,選定一個居住在英國一個大型顧問公司的資深顧問一天的工作內容來說明。主要覺得這是一個英國的一個大型顧問公司的資深顧問為例來觀察,有時會讓人覺得有其地域性,以及只落在某一類工作的人上面,這是不是會造成母體的不足,而且ㄚ琪所學到的福音,則正是作者在敘述反面的現象時,所不能忍受的,但就算是2025年真的落入恐怖的未來時,那麼福音將是拯救這一切的惡象的源泉。但望人不要惡到被毀滅了,總要撐到主的第二次來臨吧。
我們很想多寫一些內容,礙於篇幅容下次再多說。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