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記憶七罪

記憶七罪

記憶七罪一本書是繼駭客倫理與資訊時代精神後繼續看的大塊文化From系列叢書7,記憶維基是這樣說的↓↓↓↓↓↓↓

記憶,是人類心智活動的一種,屬於心理學或腦部科學的範疇。記憶代表著一個人對過去活動、感受、經驗的印象累積,有相當多種分類,主要因環境、時間和知覺來分。
在記憶形成的步驟中,可分為下列三種資訊處理方式:
編碼:獲得資訊並加以處理和組合。
儲存:將組合整理過的資訊做永久紀錄
檢索:將被儲存的資訊取出,回應一些暗示和事件。
人類記憶的過程,目前認為和電腦處理信息存取的過程類似。對電腦數據進出的理解可以有助於簡化和掌握人類記憶這個複雜的過程。
目前將記憶分為工作記憶,以前稱之為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
但是有些記憶是在其他位置被儲存的-如運動模式,走,游泳和騎自行車-它們可以被儲存在小腦或脊柱。

疾病

  • 失憶
  • 後退健忘症
  • 前向健忘症
  • 完全失憶
  • 阿茲海默病
  • 痴呆

這裡跟記憶七罪作者 Daniel L. Schacter(哈佛大學系主任) 把記憶所出的差錯分為七項:

一,健忘:記憶隨著時間過去而減退或喪失。
二,失神:沒有記住該記住的事。
三,空白:腦子裡努力想找出某一資訊,卻怎麼也想不起來。
四,錯認:誤把幻想當作真實。
五,暗示:在喚起過去記憶時,因受到某種引導性的問題、評論或建議的影響,而使記憶遭到扭曲。
六,偏頗:根據自己目前的認知,重新編輯甚至全盤改寫以前的經驗。
七,糾纏:明明想徹底忘卻的惱人事件,卻一再反覆想起。

就有點類似,但還是有些不同,或許我們可以好好研讀一下這一本書來瞭解記憶這回事。

為什麼有時我們看到一張明明十分熟悉的面孔,卻就是記不起名字?為什麼有時會把鑰匙放到莫明其妙的地方?為什麼有些以前發生的事在我們腦海中消逝得無影無蹤?為什麼我們反覆想起其實希望遺忘的痛苦回憶?我們又該如何避免或預防記憶系統中這些惱人的毛病?
本書整理出記憶所為我們招惹的七大類麻煩,進而探討形成記憶缺失的生理性質,提出看待這類問題的新觀點,也希望減少或避免由此造成的損害。這七種缺失,就像古人所說的七種罪,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為我們帶來不便,甚至造成嚴重的後果。

讀未來工作在哪裡?,ㄚ琪就提到了葛瑞騰(Lynda Gratton)說:『未來將由五大力量形塑而成:科技發展、全球化、人口結構改變(包括世代差異、高齡少子)、社會變遷與能源問題。』人口結構改變牽涉到老年人口的增加,而老年人口的增加勢將面臨到記憶的問題。會突然想要看這一本書,就是為了未來的工作,但真的ㄚ琪也是漸漸會犯一些毛病,像是看到人卻說不出他的名字,真是很囧。鑰匙常常放在哪裡不知道,更麻煩地是忘記帶鑰匙出門,有家歸不得。還有一些我們的好朋友得了阿茲海默病或是老年癡呆。更囧的是Anja Alberty在課堂上提到某次總會大會的演講,某某人講了什麼?當場有點困擾,沒人記得起來,後來只發現某個弟兄在亂掰,ㄚ琪就在想教師是已經先有所準備了呢?還是真的記憶力超強?ㄚ琪不得而知,但是我知道自己是絕對記不得的,想當然爾在場的諸公應該也沒人知道或記得吧,如果我們開始知道記憶這回事,我想我們會開始設身處地為人著想,甚至於更易寬恕他人吧。有時候我們發現在教會為什麼一直要講祈禱、讀經文、來教會呢?真的就是有人會忘記,忘記了怎麼辦,ㄚ琪只能說記得來教會,如果你連來教會也忘記了,好吧ㄚ琪希望記得你並能夠去拜訪你提醒你記得,這樣總該可以了吧。

一位從平面媒體跨入網絡媒體的自由作家陳韻琳說:『關於我腦袋中的「記憶七罪」,我一直覺得因此倒楣的,不是我,而是我身邊的人!…因此我從一個創意工作者的角度來看,健忘、失神、空白,根本是「關連性思考」的怠惰,它得在生活中怠惰著,是因為它要讓自己休息,好當主人對著鍵盤,真正用力使用起腦袋的關連性思考時,它可以運轉的很靈活。』我還滿認同她的說法的,分享在這裡讓各位知道。

感謝你看到這裡,很快就可以離開了,但最好的獎勵行動就是按一下幫我分享或留言,感恩喔~

點我分享到Facebook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