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手偷不走的優勢 : 冠軍團隊從未公開的常勝祕訣的第二部 如何打造冠軍團隊:四大金律,建立新管理模式→第3章 管理金律二:創造組織透明度有討論到六個具體的關鍵問題:
- 問題一:我們為什麼存在?—組織成立時的初衷
- 問題二:我們該怎麼做事?—確認核心價值
- 問題三:我們該做甚麼?—實踐初衷的活動
- 問題四:我們如何成功?—各項活動的策略與方法
- 問題五:現在,什麼最重要?—排定優先次序
- 問題六:誰該做什麼事?—完整的組織分工
今天在看我們為什麼存在?這個問題時,看到了基業長青這本書,企管大師柯林斯、薄樂斯主張,長青企業或組織都非常清楚他們當初創立的根本原因與組織存在的意義,而且不望初衷。這個認知讓他們不會迷失方向。
在益世學習報中有摘要幾段文字:
要討論「我們為什麼存在?」就需要先定義好「核心價值」?許多組織常會把隨著企業環境變動而「無意間形成的價值」(臨時價值)、「標竿價值」、「基本價值」與「核心價值」混淆不清。「無意間形成的價值」(臨時價值)是組織營運中不經意產生的,例如習慣於錄用具備XX特質的人等;而「標竿價值」則是我們現在沒有,但渴望未來能有的價值;「基本價值」則是如正直、勤勉…等道德面的訴求。核心價值不會太多,是與其他組織鑑別、競爭的重要指標。
當組織確認了本身的「核心價值」之後,就可以利用這些核心價值形成獨特的競爭優勢,也必須借重這些「核心價值」來進行許多取捨與資源分配。如此的作業過程就可以形成該組織的「競爭策略」,內容包括品牌策略、產品策略、服務策略…等,但在實務運作上,我們發現「策略」兩個字確實已經被濫用了。許多組織連一些基本的日常管理作業,都列為他們公司的「策略」。作者很務實的建議,要讓策略變的務實可行,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濃縮成三個策略基準,也就是說讓組織的策略展開為三個明確的判定指標,策略當手段,實際能達成的指標才是組織最終的目的,當然這些目的必須符合組織的核心價值。
讀到這裡讓我重新確立工作達人存在的目的,我們是為了「全球華人未來的工作方向」而存在的,雖然我們一直掙扎在獲利的前提下卻看起來偏失了很大的方向,但是初衷是不變的,縱使我們個人一直在變,環境也在變,讀者也是一直在變,搞得我們為了獲利也一直在變,不過只要讀者願意給我們回饋,相信我們的服務馬上就會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