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小排元年十一月五日,出生82天,老爸對兒子的關愛就是拍背了,一邊拍一邊說壞孩子就要拍(打的台語)才會乖,好像國中時考試考不好被老師處罰的後遺症,現在有點復仇的感覺了,不過就像簡媜說的『於是,像技術生疏的正副駕駛開始檢查這艘小型超精密潛水艇般,眼睛盯著儀表板,逐項誦讀:尿布有沒有濕?沒有。太冷了?不是。太熱嗎?不是。肚子餓?不是。蚊子叮?沒有。光線太亮了?不是。太吵了?不會。缺乏安全感?不是(你沒看到我抱著他搖來搖去快半個鐘頭了)。那麼,是不是肚子脹氣呀?』醫院說餵母奶不用拍背,我聽哪有,有時候也是得拍一拍兒子才會爽快說,不然就無法訓練寶寶不夜奶了,那我就沒法子好睡了,看到很多人都用百歲醫生育兒寶典就覺得很好笑,感覺都快變聖經了,不過老婆覺得很硬,改用軟一點的管他百歲千歲,能帶好孩子才是萬歲:鈞媽的快樂育兒經(0-1歲),自此我得佩服叫老婆為控制媽了,真的佩服,當然出院回家後一天我心狠地訓練寶寶趴睡也有功,沒想到那一天一試成主顧,從此兒子就開始趴睡了,抬頭當然也就不會有問題了。想想單成還是早點結婚好,做老爸很累的。

創世記2 : 24「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在永恆的婚姻課本中常常有這樣的說明,賓塞•甘會長在「婚姻中的合一」(2002 年10 月利阿賀拿)中說「夫妻最好要立刻為他們自己找個家,離開任何一方的姻親;這個家可能很簡樸,但仍是一個獨立的住所。你們的婚姻生活應脫離雙方家人而獨立,你們比以前更敬愛你們的父母,尊重他們的忠告,感謝他們的情誼;但是,你們要過自己的生活,作自己的決定,在聽了應給予你們忠告之人的忠告後,要認真地思考並有自己的考量」,這個忠告我也常常對感情受挫的單成這樣分享,可是總是很多人放不下。

當我讀到每一天練習照顧自己:當我們為自己負起責任,就能真正放手,做自己的放下這一章時,真是要拍拍手了,說的真對,我就把他節錄出來給大夥瞧瞧。

(放手)不代表我們對所在乎的人置之不理,而是讓我們從痛苦的深淵抽離。– 這句話可以舉一反三嗎?如果是你的媽讓你很痛苦,你就是要選擇離開,如果你曾聽到媽寶這個聲音時,別懷疑,那就是了。

依附他人只會帶來痛苦

依附的一種形式,可能過度擔心某人或某個問題,全心全力投注其中。(我們的心力產生依附)當然還有其他形式,不過這種形式世我看到的,像是我們常常擔心父母身體的健康…等等。

過度擔憂是無濟於事 

這一節引用了諮商心理學博士韋恩.戴爾( Wayer W. Dyer)鑽出牛角尖的一段話:『要是你認為心情不好或擔心得夠久就能改變事實,那你應該試住在別的星球,那兒對於現實人生有不同的看法。』

太過執著反會被控制

一旦我們太過執著,就無法不去想那個人或那個問題。你已經不知道自己的感受是什麼,也忘了以前自己的想法,甚至也無法確定該做什麼,但是看在老天爺份上,你一定得做點什麼!而且要快!

擔心、執著和掌控都是假象

凡事為他人而活,結果便是失去自我

作者常建議別再依附某個問題或對象,結果對方往往很害怕。「那怎麼行!」對方會說。「我絕不能這麼做。我太愛她(他)了。我太在乎他,所以無法這麼做。這個問題或這人對我太重要了。我『一定得』繼續依附下去。」

作者的回答是:「誰說你一定得這麼做?」就是我也會這麼說,不過壞消息是沒人會鳥我,那人就繼續這樣過著他的痛苦生活…

更好的方式

理想上,放手就是放下、或是放開我們所關愛的人或問題。我們讓自己在心理上、情緒上、有時在生理上,不要不健康且痛苦地涉入他人生活與責任,也不涉入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

讓別人做自己,讓別人自由

我們要做的是對他人的責任放手,轉而關注自己的責任。

接受現況,接受事實

放手包含活在當下,此地此刻好好活著

放手也包括接受現況,接受事實。

曾重達一百公斤的作者荷莉絲(Judi Hollis)博士,以戒癮資深治療師及過來人寫了減肥是家庭大事:飲食失調症的心理處方(Fat is a Family Affair),裡頭寫到放手的部份,形容放手是種「健康的中庸之道」。

放手不代表不在乎…

過好自己的人生,便不會對他人愧疚

愛著放手,氣著也放手

美國的戒酒家屬團體便建議可以從HOW做起,也就是誠實(Honesty)、開放(Openness),以及願意(Willingness)。

如果我們放手,就能讓自己有更好的立足點去處理(或面對)自己的憎恨情緒。

最不可能放手的時候,最需要放手

練習照顧自己

總會會長團第二諮理 迪特‧鄔希鐸會長在「憐恤人的必蒙憐恤」這篇演講中就有提到:

我們都不完美。
我們周遭的人都不完美。人們會做出使他人困擾、失望和生氣的事。在這個塵世生命當中,情況會一直如此。
然而,我們必須放手讓不滿離去塵世目的之一就是學習如何放手讓這樣的事情離去。那就是主的道路
記住,天堂裡都是有這樣共同特質的人:他們蒙得寬恕,也寬恕他人。
將你的負擔卸下交給救主,不再論斷。讓基督的贖罪改變、醫治你的心。要彼此相愛、彼此寬恕。
憐恤人的必蒙憐恤。

放手這個偉大的人生處事態度,是不是可以幫助你呢?

感謝你看到這裡,很快就可以離開了,但最好的獎勵行動就是按一下幫我分享或留言,感恩喔~

點我分享到Facebook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