駭客倫理與資訊時代精神→不需要時鐘的工作熱情

這一章的英文章名Time is Money,也是跟中譯不需要時鐘的工作熱情有很大的不同,而ㄚ琪一直有感於時間的不夠,所以就以篇名跟誰借時間,會用借主要是ㄚ琪沒錢買,但是說到底借了之後,也不太會還啦,應該是說不知如何還,感覺有點吃霸王餐的樣子,不過這也別太擔心,如果真有那個人可以借時間我們再說。不過我們也別太計較時間,反正看上眼的一定是全世界最棒的工作,你的熱情自然就會出來,所以我們就把標題跟粗體字找出來,隨便加上ㄚ琪愛用的文字,來看看到底這一章在說什麼↓↓↓↓↓↓↓

韋伯引用班傑明.富蘭克林的口號「時間就是金錢」,說明資本主義的精神正是起於這種對時間的態度。而英文的章名應該就是從這裡而來,

英文維基這樣說↓↓↓↓↓↓↓

time is money, a phrase used by Benjamin Franklin in Advice to a Young Tradesman, Written by an Old One, see opportunity cost

這裡又叫我們看耳熟能詳的機會成本 ↓↓↓↓↓↓↓

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OC)是指為了實現某個目標而必須放棄的其他收益,又稱為「替代性成本」,就是俗語的「有得必有失」。例如在選擇了甲項社會福利政策後,受到固定資源的限制,便失去選擇國民住宅政策的機會,則選擇國民住宅政策的機會即為選擇甲項社會福利政策的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是指當把一定的經濟資源用於生產某種產品時放棄的另一些產品生產上最大的收益。機會成本是經濟學原理中一個重要的概念。在制定國家經濟計劃中,在新投資項目的可行性研究中,在新產品開發中,乃至工人選擇工作中,都存在機會成本問題。它為正確合理的選擇提供了邏輯嚴謹、論據有力的答案。在進行選擇時,力求機會成本小一些,是經濟活動行為方式的最重要的準則之一。
在生活中,有些機會成本是可以用貨幣來衡量的。例如,如果農民選擇養豬就不能選擇養雞,則養豬的機會成本就是放棄養雞的收益,養雞的機會成本便會是放棄養豬的收益。但亦有些機會成本是無法用貨幣衡量,如心理上的感受,就像是在圖書館看書學習還是享受電視劇帶來的快樂之間的選擇。
被捨棄掉的選項之價值或喜愛程度改變時,並不會令機會成本改變。作出選擇時,應該要選擇機會成本最低的選項,即失去越少越明智。

這樣的參閱倒是讓人瞭解時間是直接跟機會成本有關的。但是跟錢扯上關係就讓人觀感不佳。

『柯斯特便使用「時間壓縮」一詞,非常恰當地點出網絡社會的趨勢。』這裡的註解很精彩,『「資訊經濟」(Information economy)也可指「以資訊科技或資訊本身為特有產品的經濟」』這一句寫得又跟維基的說明不太一樣??

資訊經濟是一個鬆散的名詞,用來描述隨著資訊活動和資訊工業增加的一種經濟。
目前並沒有關於資訊經濟的共同定義。這是由於事實上研究者只關心部分資訊活動的增加,而不是它有無達到資訊經濟的標準。很少有研究嚴正的去討論一種經濟中,一個確切的資訊化程度是否足夠將之視為資訊經濟。
有一些爭議曾經被提出,尤其是Manuel Castells這個學者,他說資訊經濟不是獨立於工業經濟之外的。他發現一些國家,像是德國、日本發展出工業過程中的資訊化。然而在一個典型的概念中,資訊經濟被認為是經濟的一個舞台或一個階段,隨著狩獵時期、農業時期、工業時期之後而來。這個概念可以廣泛的在資訊社會中觀察到,一個相關卻廣泛的概念。
有許多關於這種暫時性經濟的特質被討論。服務經濟、高科技經濟、晚期資本主義、後福特主義和全球經濟,都是很常使用的詞,他們之間都有一些重疊和矛盾存在。更接近資訊經濟的詞也包含了知識經濟和後工業經濟。還有一個爭論的地方是資訊這個詞本身於經濟和社會相關問題上就沒有很清楚的被定義。此外將暫時經濟概念化的必要抉擇是有關於政策的期望和政治的必須。

不過書中又加了一個潘恩和吉爾摩(Pine & Gilmore)的新形態「體驗經濟」(experience economy),英文維基這樣說↓↓↓↓↓↓↓

The term Experience Economy was first described in an article published in 1998 by B. Joseph Pine II and James H. Gilmore, titled “The Experience Economy”. In it they described the experience economy as the next economy following the agrarian economy, the industrial economy, and the most recent service economy. This concept had been previously researched by many other authors (see History of the Concept).
Pine and Gilmore argue that businesses must orchestrate memorable events for their customers, and that memory itself becomes the product – the “experience”. More advanced experience businesses can begin charging for the value of the “transformation” that an experience offers, e.g., as education offerings might do if they were able to participate in the value that is created by the educated individual. This, they argue, is a natural progression in the value added by the business over and above its inputs.
Although the concept of the Experience Economy was born in the business field, it has crossed its frontiers to tourism, architecture, nursing, urban planners and other fields.
The Experience Economy is also considered to be the main underpinning for customer experience management.
Within the hospitality management academic programs in the US and Europe, Experience Economy is often shortened to Exponomy and is of increasing focus.

這樣寫ㄚ琪就又很有感覺了,這個時代若不是體驗經濟的時代,那麼工作達人絕對沒有飯吃,各位也別想來這看ㄚ琪亂屁文章了,而這竟然來自於1998年,比工作達人早了9年說。

資訊經濟下的時間觀

「善於時間」這個觀念影響著每一個人的生活,就因為時間沒得借也沒得買,所以就愈發重要。

講求速度的問題,這在組織嚴密的明日工作的關鍵拼圖中提到的不打烊的全球化世界來看,更讓人害怕透視未來的世界。

另外作者也提到Information economy,精確地說應該稱為資訊化經濟(Informational economy),這實在是很繞口,英文只差al,中文只差一個化,不太瞭解差異在何處,連維基也是同樣的解釋,所以我們就混著用吧。

加速,最佳化,自動

創辦過三家價值數十億美元公司的吉姆.克拉克(Jim Clark)的「不斷加速定律」迫使科技產品不得不以愈來愈快的速度問世。

ㄚ琪講古:書中的英文錯了,是James H. Clark

柯司特談到了網絡企業的興起,其任聘的方式比一般的長期僱傭制要有彈性,柯司特稱這些人為彈性員工(flexworkers)。就是這種彈性,工作達人不得不出頭,ㄚ琪不得不每天擔心害怕,公司要彈性地倒閉了,那麼賺錢也會變得超有彈性的少了。

還有過程的最佳化(optimization of process)也加速了網絡社會的運作。麥克.韓默(Michael Hammer)在《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的《企業再造:不要自動化,要裁徹》(Reengineering: Don’t Automate, Obliterate,1990),過程最佳化有時也被稱為組織再造。

ㄚ琪講古:查應該是Reengineering Work: Don’t Automate, Obliterate, HBR, July-August 1990,《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譯做再造工程:別自動化,而要徹底改造舊做法,這樣應該比較容易懂吧。

星期日也是工作天

『如今,在工作日裡,最佳化的壓力已經強大到開始排擠掉清教徒倫理的另一端—空閒時間(亦即星期日)的娛樂。』看來不是Albert可累到假日要去公司加班,未來人很可能因為無法守安息日而無法獲得平衡的生活了。

等待周末:周休二日的起源與意義

等待周末:周休二日的起源與意義(Waiting for the Weekend),博客來的簡介↓↓↓↓↓↓↓

亞里斯多德說,「我們工作,是為了得享休閒。」這句話至今仍然適用。「感謝老天,又到了星期五!」我們總是這樣輕嘆。但亞里斯多德所談的休閒,一種什麼事情都不做的自由,跟我們現在企盼每個周末從事的那種休閒,是一樣的嗎?

在本書中,黎辛斯基娓娓道來從古羅馬時代、啟蒙時代到今天的休閒發展史。自古以來,人類社會總有一些讓人從日常工作休息一下的日子:禁忌日、市集日、公眾節日、聖日──沒有這些日子,我們將會活不下去。黎辛斯基挖掘出「周」和守安息日的起源,告訴我們:從工業革命時代,工人星期一不上班的習慣,如何慢慢演變為我們今日熟悉的「周末」制度。

閱讀本書,讓我們對一向被認為屬於自己的時間,有了嶄新的觀照。在周末,我們的穿著會不同,我們會外出郊遊、會睡大頭覺、會讀星期日報紙。我們成為了不一樣的人。如今的「周末」,似乎不再是一段讓人可以什麼都不做的時光,而變成了要求人去做些什麼的日子。我們依賴周末、總認為有責任填滿空閒,究竟,我們是為了生活而工作,還是為了工作而生活?

一如過往,黎辛斯基檢視一個我們視為當然的結構。在《金窩、銀窩、狗窩》一書裡,他檢視的是家庭生活,而在本書,則是檢視休閒──並闡明它對我們生活的深邃影響。

目錄:

第一章 自由時光
每當星期五下班打卡的時候,打卡機斬釘截鐵的「噹」一聲還是會讓我感到如獲大赦。因為它標誌著接下來我會有兩天的自由時間

第二章 一周復一周
沒有任何自然現象是七天循環一次的,「周」是一種純人為的時間段落……「周」就像是對曆法的一個嘲笑,它我行我素,無視四季的差別,一往無前

第三章 有深意的一天
禁忌日的核心特徵是日常活動的停止,特別是那些需要體力的活動……規律性的禁忌日乍看肖似周末,氣氛卻與現代人用來休息和娛樂的周末大異其趣

第四章 星期日的公園
十九世紀是休閒愈來愈私人化的時代……星期日下午的公園是個兩性和各階層都可以去的地方,人們到公園去,在陌生人的陪伴下享受自己的閒暇

第五章 聖星期一
聖星期一並不是一個古老傳統,大概開始於十八世紀晚期。它與工業化有直接關係,因為那是工人面對工廠工時愈來愈長的一種自我救濟方法……

第六章 周末的世界
周休二日制度的演變,在美國、英國、義大利、德國、法國、以色列、波蘭、日本……

第七章 僻靜之地
周末的制度和周末的鄉村度假都是一種都市人的習慣。這兩者因都市生活而一前一後發展出來──前者是一段透透氣的時間,後者是一個透透氣的空間

第八章 消遣
孤獨的閱讀成了個人休閒的理想載體……看電視更恰當的稱呼是瞪電視……十九世紀的典型癖好是收藏……園藝是一種沈迷,但卻是歷史悠久的一種

第九章 休閒的難題
「休閒產業」成長帶給我們的選擇是:要更多的自由時光或是花更多的錢?只有有錢人可以兩者兼得……我們是為了休閒而工作的嗎?還是反過來?

The Time Bind: When Work Becomes Home and Home Becomes Work

The Time Bind: When Work Becomes Home and Home Becomes Work(譯作時間羈絆),作者:Hochschild, Arlie Russell(雅莉.霍克席德),博客來的簡介↓↓↓↓↓↓↓

A groundbreaking analysis of the ’work/family balance’ explores the tenu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eer and family commitment and challenges the growing encroachment of the workplace on everyday lives. Reprint. 17,500 first printing.

霍克席德很洽當地稱家庭被泰勒化和自動化為「家中去技術化(deskilling)的父母」:微波速食已經取代了親手烹調的晚餐。

工作外包式(outsourcing)網絡,像是食物外賣和拖育中心(把食品生產和幼兒拖育外包給專業廠商)。Sophia在上保母課程就是在做這回事。

照顧孩子的「過程」也可以被最佳化,父母給予孩子「高品質時間」,所謂「高品質時間」的定義是:有清楚的開始與結束,而且期間明顯有活動進行,或者達成具體的效果。

彈性的時間運用

時間最佳化 vs 時間組織化,柯司特稱為「時間的去序列化」【desequencing of time】

星期五的星期日化

『當駭客希望能夠更自主地運用時間的理想實現之後,星期五(工作日)應該會變得更像傳統上的星期日(工作日之餘的生活)。』這就是ㄚ琪去美國巧遇Sandy後的工作觀了,一週工作四天,太愜意了。

把時鐘帶出隱修院

蒙大猶(上)

蒙大猶博客來簡介↓↓↓↓↓↓↓

一三○○年時,在蒙大猶這個位於法國南部村莊的居民們充滿了異端的信仰,使得該區主教賈克‧富尼埃欲藉由宗教裁判所的力量予以掃蕩。數年間,他對整個村莊的人民進行了傳喚和審訊並留下了豐富的口供文件,本書的主要資料即是源自於此。

作者藉由這些資料試圖還原並描繪了當時居民們的日常生活景象,他們的愛情與婚姻、姿態和情感、閒談與對話、家族和派系、犯罪和暴力行為、對時間及空間的意識、對於過去、動物、魔法、民俗、性關係和死亡以及有關來世信仰的態度都一一的呈現在讀者眼前。

本書的出版,讓人們感受到中古時期法國鄉村生活中有血有淚的各個層面,為其贏得數以萬計的讀者,其暢銷的程度在學術著作中是相當罕見的,而其研究成果更成為當代史學及人類學結合的經典作品。

『社會史學者愛德華.湯普生(Edward Tompson)在(時間、工作紀律與工業資本主義)(“Time, work discipline and industrial capitalism”)一文中,描述轉型至工業社會時所經歷的困難。…中世紀的農民習慣於事務取向(task-oriented)的工作…相反地,工業社會的工作形態是時間取向(time-oriented)。』

ㄚ琪擔心朋友們無法單從這一節瞭解作者的用意,另外加上蒙大猶跟時間、工作紀律與工業資本主義這兩本書的資訊,你就可以知道如何印度清道夫的工作了。

創意的韻律

『駭客並不認同「時間就是金錢」這句格言,他們所信仰的是「這是我的生活」。而當然這是我們的生活,我們必須完整經營的生活,而不只是一個殘缺的測試版。』

如果我們一再地把時間就是金錢的觀念深植於我們的內心,那麼我們將無法力抗台灣的過勞文化,這危險我們都知道,但是老闆不會管,因為他只要錢,並且想用錢來買個人的時間,非常地像撒旦的技倆,只有回到福音平衡的生活,或許這個結才有解。既然時間無法借,可千萬不要亂賣時間給別人啊~

感謝你看到這裡,很快就可以離開了,但最好的獎勵行動就是按一下幫我分享或留言,感恩喔~

點我分享到Facebook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