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Gained by Craftsmanship

在讀完邊開火邊移動之後,ㄚ琪要繼續讀工匠技藝,『在1980年代每個人都在心驚膽跳,害怕日本軟體公司建立「軟體工廠」,然後用生產線大量製造出高品質的程式。』我不知道這種恐懼從何而來,但或許是那時日本的生產品質確實很高,美國有點不爭氣吧!看起來有點好玩的笑話!

有人說軟體製作是一種『工匠技藝(craftsmanship)』!

2009年 Apple iPod shuffle 4GB (銀色)(MB867TA/B)

約耳繼續解釋說:『寫程式並不是量產也不全是工匠技藝(雖然可以是),它是種設計。設計是那種價值比成本增加得快的朦朧區域。紐約時報雜誌已經大肆吹捧過iPod,還說蘋果是少數知道如何利用良好設計提升價值的公司。不過設計我也談了,現在想來談談工匠技藝,談談什麼是工匠技藝以及要如何辨別。』

接下來舊約耳的廣告時間,述說產品的經驗,不過我不提,詳請請直接閱讀該文,但是這種載入檔案的問題,ㄚ琪無時無刻做夢都會夢到,這種恐懼一直擁有,想想論文所做的資料探勘,那是一種非常恐怖的超大容量的檔案載入,可是ㄚ琪功力不夠,所以只能小心翼翼地假設,檔案的載入大概是程式可控制的大小,還好順利過關畢業了,不過這種檔案容量太大的載入問題,一直是心中永遠的痛!最近在chm檔的解碼,一樣也是碰到這樣的恐慌,我想把這種解碼的PC功能移植到智慧手機上,但是檔案若是太大,智慧手機的處理能力跟記憶體的需求考驗就會變大,這種恐懼又再次爬到我身上了!不過我想這種恐懼遲早要把它解決才行!

在準備Java的SCJP的這期間,看到多執行緒也挺讓人擔心的,因為沒有這一類的程式經驗,所以答題時就感覺很陌生,而Eric S. Raymond在The Art of Unix Programming提到『執行緒通常不如單獨的行程好』,確實ㄚ琪有深刻的體驗,當然沒有執行緒的功力,也是不爭的事實!另外這個海森堡蟲(heisenbugs),大家也應該好好學學!

約耳『故事的教訓是修正一個1%的問題可能會用掉500%的工夫。』,沒錯就是如此,『工匠技藝當然是非常昂貴的。唯一負擔得起的方法就是針對大量的客戶開發軟體。』『不過保險公司開發的內部人事管理程式絕對不可能達到這種工藝的境界,因為就是沒有足夠的使用者來分散額外的成本。』嗯,講重點還是成本的考量,但是約耳自己卻是『願意花時間並正確地執行』,佩服他,花十年也願意喔!

感謝你看到這裡,很快就可以離開了,但最好的獎勵行動就是按一下幫我分享或留言,感恩喔~

點我分享到Facebook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