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的許諾與失落這本書是繼記憶七罪後繼續看的大塊文化From系列叢書8,其實更早之前ㄚ琪才剛看完新竹文化局的圖書館借來的銀色的旅程,這兩本書其實都看得滿久的,可能是不投ㄚ琪的嗜好吧。先來看看博客來的介紹吧↓↓↓↓↓↓↓
他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又曾身處擬定全球經濟政策的權力核心,他的犀利批判常讓廟堂人士如坐針氈,卻能感同身受於管理不當的全球化所導致的災難。他那牛虻般的知識份子本色,直接朝問題的癥結叮去,但對開發中國家的關懷又充滿人道色彩。書中有關經濟發展、危機管理、經濟轉型的議論,攸關政策的形成,他企圖由此勾勒出國際經濟組織的革新議程。本書足以開啟一項辯論,讓所有因全球化管理方式而受影響的人均能參與其中;並提供更多的資訊,以利制定更好的政策。全球化的許諾未了,自然不能以失落收場!
本書係於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五周年前夕寫就,書中揭示了IMF等主要國際經濟官僚組織對開發中國家經濟的種種不當介入與運作,包括亞洲金融風暴、俄羅斯經濟的轉型失敗以及全球化的經濟危機,IMF似乎都難辭其咎。史迪格里茲對這些主導全球化的國際組織所提之關鍵性批判,特別是對包括IMF前任首席常務副理事Stan Fischer在內等重要人士的人身攻擊,自然引發相關人士的反擊以及紛紛的議論。但也正因他先前在克林頓政府以! 及世界銀行的重要職務,加上二○○一年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讓他在產官學界的聲望如日中天,這本開啟辯論的著作也才如此引起全球注目,本書業已售出近二十種語言版本,並在美國、英國、法國及日本等各國榮登暢銷書排行榜長達十數周之久!
作者簡介:
史迪格里茲(Joseph E. Stiglitz)
美國克林頓政府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世界銀行前任首席經濟學者兼資深副總裁, 2001年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得獎原因:對存在「不對稱資訊」之市場分析具開創性貢獻。史迪格里茲現任哥倫比亞大學經濟系教授。
目錄:
序言 001
謝辭 013
第一章 全球性機構的承諾 021
第二章 諾言成空 047
第三章 選擇的自由 089
第四章 亞洲金融風暴 137
第五章 誰弄丟了俄羅斯 197
第六章 由不公平的公平交易法談起 241
第七章 通往市場經濟的更佳途徑 261
第八章 IMF的其他方案 281
第九章 眺望前程 309
註釋 363
↑↑↑↑↑↑↑
這本書或許ㄚ琪應該會有興趣看下去,主要還是工作達人以全球華人及男女青年未來的工作方向為宗旨創建的,既然有全球這個字眼,自然就會感興趣,不過值得ㄚ琪佩服的是,當ㄚ琪在亞洲金融風暴的時代體認到兩岸Internet的商業需求,開始進行Web化的程式建構之際,史迪格里茲已經在1997年寫出此書,並將主導全球化的三個重要組織:國際貨幣基金(IMF)、世界銀行(World Bank)及世貿組織(WTO),形容其決策基礎「摻雜了意識形態與壞的經濟學,有時教條之上好像還籠罩著一層特權的外衣」,真的講的很好,而這一切不就來自讀一整年不用錢:免費+自由–一個經濟系畢業生的不用錢生活實驗裡ㄚ琪提過的錢是瑪門這東西,因為錢才造就了人的私慾,也造成了資訊不對稱的問題,所以錢的發明真是讓人類陷入萬劫不復的陷阱。
在序裡作者提到大力宣揚中國開始網市場經濟前進時採行的漸進式政策,而且過去二十年也見證這些成效,反觀前蘇聯採用「震撼治療」(Shock therapy)則是嚴格批評。
有關震撼治療的維基說明如下:
休克療法 (經濟學)
休克療法,是激進式的反經濟危機措施。得名自醫學上臨床使用的一種治療方法,用藥物或電流導致休克,再進行治療。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傑佛瑞·薩克斯將此說應用於經濟學領域,適用於嚴重通貨膨脹的地區。
此種經濟藥方的基本用意在於:採取嚴格從緊的金融貨幣政策,輔以壓縮消費的手段,強行彌合總供給與總需求之間的缺口,達到短時間內遏制通貨膨脹的目的。由於上述經濟措施具有很強的衝擊性,社會經濟會受到極大的震蕩,甚至處於「休克狀態」,故有了醫學上的「休克療法」的比喻。九十年代前蘇聯即放棄社會主義,改採用休克療法,最終失敗,導致蘇聯解體。
像是最近我們很耳熟的美國帶頭印鈔票,日本也被默許跟進,這是為什麼呢?大家可以深思一下,就可以瞭解其中的原因了。
而史迪格里茲似乎對資訊經濟有很多的研究心得,特別是「資訊不對稱」(asymmetries of information )很有研究,從維基上可以稍微瞭解資訊不對稱的意義:
資訊不對稱(information asymmetry),指參與交易各方所擁有、可影響交易的資訊不同。一般而言,賣家比買家擁有更多關於交易物品的訊息,但相反的情況也可能存在。前者例子可見於二手車的買賣,賣主對該賣出的車輛比買方了解。後者例子比如醫療保險,買方通常擁有更多訊息。
不對稱訊息可能導致逆向選擇(Adverse Selection)。
該現象由肯尼斯·約瑟夫·阿羅於1963年首次提出。阿克洛夫(George Akerlof)在1970年代發表著名著作《檸檬市場》(The Market for Lemons) 作了進一步闡述。三位美國經濟學家阿克洛夫、斯彭斯、史迪格里茲由於對訊息不對稱市場及訊息經濟學的研究成果獲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這個理論ㄚ琪有興趣的在探討像是雇主與勞工(我是其中一員)、銀行與借款人(我是其中一員)、保險公司與被保險人(我也是其中一員)之間的差異,唉,看出來了嗎?ㄚ琪都是這其中擁有資訊最少的一方,難怪最近大家在吵中油不公開購油成本的問題,這個理論還可以解釋失業的現象。
史迪格里茲也提到IMF的「市場藉由本身運作即可獲致有效率的結果」的假設,突然讓ㄚ琪想到馬總統去年的水電油價一次漲足的問題,看起來是要讓這些東西自由運作以達到效率的結果,但是史迪格里茲卻說政府干預也會有正面效應,所以呢?或許此時此刻馬政府應該要介入了,而且應該讓資訊更加地透明化,否則ㄚ琪真的開始會認為這是偽君子的作風了。
另外史迪格里茲認為政府扮演解決所得分配不平等、失業、污染等種種問題的重要角色,所以失業要找誰,找政府就對了。
雖然看起來史迪格里茲在此書是要提出政策的建議,但是這到底干ㄚ琪什麼事啊?好吧,為了自己的生存,選擇合適的里長、市長、縣長、總統是有必要的,小心看看他們要制定什麼政策,這樣或許有朝一日在失業的恐懼到來時,我們可以有機會找到工作,這正是ㄚ琪期盼的,這書2002年出版,現在已經絕版,但在十一年後的今天或許還適用,就讓我們看看吧。
大塊文化From系列叢書7:記憶七罪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