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我們不需要一點羞愧感以約束自我嗎

這是在我已經夠好了:克服自卑!從「擔心別人怎麼想」,到「勇敢做自己」一書的第二章 克服自卑以及同理心的力量的難道我們不需要一點羞愧感以約束自我嗎?一節,羞愧是阻礙同理心的另一個因素,布朗博士有一個結論,『羞愧毫無正面效益,無論是任何形式、在任何情境下,或透過任何傳送系統,羞愧都是有害的。所謂「羞愧有好壞之分」的說法,在她的研究中絲毫得不到證實。』

這裡頭提到了茱恩.普萊斯.湯妮(June Price Tangney)和蘭達.狄林(Ronda L. Dearing)撰寫的《羞愧和內疚》(Shame and Guilt),布朗博士用了該書兩個研究提到,「容易內疚的五年級學生,日後比較可能申請大學、投入社群服務,比較不可能自殺、嗑藥,或是在飲酒或嗑藥下駕車,開始有性行為的時間也比較晚。」,另一個研究是狄林.史度維格(Stuewig)和湯妮做的菸酒藥物濫用研究。「羞愧傾向(shame-proneness)愈高,菸酒藥物濫用的問題愈多,」在同樣研究中發現「內疚傾向(guilt proneness)愈高,可能讓人避免菸酒藥物濫用。」

布朗博士在其研究中,『女性往往為了自己不必負責的事情而遭到責怪,為不該負責的事情扛起責任。克勞蒂雅.不萊克博士(Claudia Black)在著作《改弦易轍》(Changing Course: Healing from Loss, Abandonment and Fear)裡,指出這種內疚是「假性內疚」,她寫道:「為他人的行為與行動感到內疚是「假性」內疚,為我們無法掌控的事情內疚是假性內疚。人生在世要負責的事情已經夠多了,那些事情才會讓人產生「真實」的內疚。』

為了幫助思考「羞愧都是負面、有破壞性的」概念,布朗博士請我們比較兩種對付「家暴男」的方式,使用《可以溝通,真好》(The Dance of Connection:How to Talk to Someone When You’re Mad, Hurt, Scared, Frustrated, Insulted, or Desperate)提到榮恩的故事。

在看了更多關於自卑、羞赧跟內疚之後,學會辨別這三種名詞不是那麼容易的,就我看來內疚是比較正面的,但要避免「假性內疚」,迪特‧鄔希鐸會長在2013年十月的總會大會演講「你現在可以起來了!」,提到了如果我們有內疚的情緒該怎麼處理,我認為這是讓我們克服自卑的一個好方法。

感謝你看到這裡,很快就可以離開了,但最好的獎勵行動就是按一下幫我分享或留言,感恩喔~

點我分享到Facebook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