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競技場冒險

這是脆弱的力量的簡介部份,自從看了我已經夠好了:克服自卑!從「擔心別人怎麼想」,到「勇敢做自己」之後,我就認為作者布芮尼.布朗Brené Brown的書很不錯看,就又拿起更早出版的脆弱的力量來看。

作者在這裡的簡介提到,她意外成了自卑和同理心的研究專家,這裡應該就我看的「我已經夠好了」的介紹,在2006年她發現,除了了解自卑以外,還必須了解另一面,就是:『最容易擺脫自卑,對自己充滿信心的人 — 我稱這種人為「全心投入的人(the Wholehearted)」。他們有什麼共通點?』

布芮尼想知道這個答案,但是錯了,她發現自卑只是達到全心投入狀態的一個變數。全心投入,是一種自信參與世界的方式。在《不完美的禮物》中,我為全心投入的生活定義了十大「指標」,指出全心投入的人努力培養什麼,以及學習擺脫什麼:

  1. 培養真實自我:別管別人怎麼想
  2. 培養自我包容:放棄完美主義
  3. 培養韌性:擺脫麻痺和無力感
  4. 培養感恩和喜樂:不再覺得自己少了什麼,不再恐懼黑暗
  5. 培養直覺,相信信念:不要事事都要追根究底
  6. 培養創意:別再跟別人比較
  7. 適時玩樂與休息:精疲力竭不是地位象徵,生產力也不代表自我價值
  8. 培養平靜安寧:棄絕焦慮的生活型態
  9. 培養有意義的工作:別再自我懷疑,沒有什麼事是「非做不可」
  10. 培養唱歌、跳舞和歡笑:不要裝酷,過度矜持

全心投入的生活是自信參與生活,亦即培養勇氣、包容和連結,讓你一早醒來心想:不管我做了多少,還有多少沒有做,我已經夠好了。也讓你在睡覺前心想:沒錯,我不完美又脆弱,有時也會恐懼,但是那不會改變「我很勇敢,也值得擁有愛與歸屬感」的事實

這個定義是以下面的基本理念為基礎:

  1. 愛與歸屬感是男女老幼不可或缺的需求,我們先天就想要和他人建立關係,人際關係為我們的人生帶來目的與意義。少了愛、歸屬感和與他人的連結,就會導致痛苦。
  2. 如果把我訪問的人大略分成兩組:一組擁有強烈的愛與歸屬感,另一組則苦求不得。其實兩組的差別只有一個變數:那些感受到愛、付出愛,而有歸屬感的人,只是願意『去相信』他們值得擁有愛與歸屬感罷了。他們不見得過得更好,更愜意,不見得就不需要對抗成癮問題或憂鬱症,不見得就沒遭遇創傷、破產或離婚,但是當他們面對這些挑戰時,會想辦法讓自己覺得他們是值得被愛,值得有歸屬感,甚至是值得擁有快樂的。
  3. 「因為我值得」的強烈信念不是憑空出現的,而是當瞭解我們接受那些「指引」,是出自自己的選擇,並且在經歷了日常生活中的落實之後,信念才逐漸培養出來。
  4. 全心投入的人,目標是過著由勇氣、包容、連結所定義的生活。
  5. 全心投入的人,把脆弱視為勇氣、包容、連結的催化劑。事實上,願意展現自己的脆弱,是我見過每個全心投入的人都有的明顯特質,他們把一切(從專業成就、婚姻,到教養中最引以為傲的時刻)歸因於勇於展現脆弱的力量。

我如何能夠冒著展現脆弱的風險,分享我研究過程中那些不堪的故事,又不讓人覺得我根本是個怪咖?我的專業盔甲怎麼辦?

最後我放了一個作者在TED的演講,大家可以聽聽。

這確實是一本很棒的書。

porno

感謝你看到這裡,很快就可以離開了,但最好的獎勵行動就是按一下幫我分享或留言,感恩喔~

點我分享到Facebook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