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建築的永恆之道,這是ㄚ琪從Knowledge Gained by Taking Umbrella Steps讀來的訊息,在那篇文章裡,提到了狄馬克針對253種模式研發出如何打造出成功的工作場所。這本書在博客來有簡體版,在台灣六合出版社也有獲牛津出版社授權在台發行中文版,不過這家書店只做網路書店,她它也沒有跟博客來有行銷通路,大夥兒就自行決定有簡體或繁體的吧。
有關這書的說明如下↓↓↓↓↓↓↓
建築或城市只有踏上了永恆之道,才會生機勃勃。《建築的永恆之道》提出了一個關於建築設計、建築和規劃的新的理論,該理論的核心是社會成員按照他們自己的存在狀態設定他們生活的世界秩序,這一古老方式從根本上構成了新的後工業時代建築的基礎,這些建築由人們創造。
第 1 章 永恆之道
質
第 2 章 無名特質
第 3 章 生機勃勃
第 4 章 事件模式
第 5 章 空間模式
第 6 章 有活力的模式
第 7 章 有活力模式的複合
第 8 章 特質本身
門
第 9 章 花與種子
第 10 章 我們的模式語言
第 11 章 我們的模式語言(續)
第 12 章 語言的創造力
第 13 章 語言的瓦解
第 14 章 可共享的模式
第 15 章 模式的真實
第 16 章 語言的結構
第 17 章 城市共同語言的演化
道
第 18 章 語言的發生力
第 19 章 空間的分化
第 20 章 每次一個模式
第 21 章 建築的形成
第 22 章 建築組團的形成
第 23 章 建造的過程
第 24 章 修整的過程
第 25 章 城市的緩慢出現
第 26 章 其超時代的特徵
道之核心
第 27 章 道之核心
在Yukuan’s Blog有辛苦打出來的內容詳要↓↓↓↓↓↓↓
永恆之道
建築或城市,只有踏上了永恆之道,才會生機勃勃。
- 它是一個唯有我們自己才能帶來秩序的過程,它不可能被求取,但只要我們順應它,它便會自然而然地出現。
質
為了探求永恆之道,我們首先必須認識無名特質。
- 存在著一個極為重要的特質,它是人、城市、建築或荒野之生命與精神的根本準則。這種特質客觀明確,但卻無法命名。
- 在我們自己的生活中,追尋這種特質是任何一個人的主要追求,是任何一個人經歷的關鍵所在,它也是我們覺得最生氣勃勃的那些時刻和情境時所追求的。
- 為了明確表示建築和城市中的這一特質,我們首先必須理解,每個地方的特徵是由不斷發生在那裡的事件模式所賦予的。
- 這些事件模式總是和空間中一定的幾何形式相連接。每一建築和每一城市根本就是由這些空間模式所構成的,它是構成建築及城市的原子與分子。
- 組成建築或城市的特定模式可以是有活力的,也可以是僵死的。模式達到了有活力的程度,就使我們內部各力鬆弛,使我們獲得自由;當它們僵死時,它們便始終將我們困於內部的衝突中。
- 一事物有活力的模式越多,它就越為整體喚起生機,它越光彩奪目,就越具有這無名特質自我保持的生氣。
- 而當建築具有這種光熱,它就成了自然的一部份。就像海浪及草葉,其各部分皆由萬物之流產生之無盡重複和變化的運動所支配。這便是無名的特質。
門
為達到無名特質,我們必須建立一種有活力的模式語言作為大門。
- 建築和城市中的這種特質不能建造,只能間接地由人們日常活動來引發,正如一朵花不能被製造,只能從種子中長出一樣。
- 人們可以使用那些我稱作模式語言的語言,來形成他們的建築,而且行之已久。模式語言賦予每位使用者創造變化無窮、新穎獨特的建築能力,正如日常語言賦予他創造無盡的語句能力一般。
- 這些模式語言並不限於村莊和農業社會。所有建造行為都是由某種模式語言支配的,而人類世界的模式之所以存在,根本原因在於這些模式是由人們所使用的語言創造的
- 此外,不只是城市和建築的形態來自模式語言,其特質也來自模式語言。甚至最使人敬畏的宏偉宗教建築,其生命力與美也來自建造者使用的語言。
- 但在我們的時代,語言已經癱瘓了。因為它們不再被共同使用,使之深入的過程也瓦解了;因而事實上,我們的時代,任何人不可能使一個建築充滿生氣。
- 為重新朝著我們共享、有活力的語言方向努力,我們首先必須學會如何發現深層的、且有能力產生勃勃生氣的模式。
- 然後,我們可通過體驗的檢視,逐漸改進這些共同使用的模式,可以通過辨識它們怎樣使我們感受到,十分簡單地確定,這些模式是否使我們的環境活躍。
- 一旦我們懂得如何發現有生氣的單個模式,我們便可為我們自己,為我們所遇到的建築任務,編制一種語言。語言的結構是由單個模式間的連繫網產生的;語言作為一個整體,其生存與否取決於這些模式形成一個整體的程度。
- 而最後,從不同建造任務的個別語言,我們還可以產生一個更大的結構,一個不斷演進著的諸結構所構成的結構,一個城市的共同語言。這就是大門。
道
一旦我們建成了大門,我們便可以通過它進入到永恆之道的實踐。
- 現 在,我們將開始深入地看看,一個城市豐富和複雜的秩序,是如何能夠從千千萬萬創造性活動中成長起來的。我們城市中一但有了共同的模式語言, 我們都將會有能力透過我們極普通的活動,使我們的街道和建築生機勃勃。語言,就像一粒種子,是一個發生系統,它給予我們由千百萬微小的活動以形成整體的力 量。
- 在這一過程中,每一個別的建造活動就是空間得以分化的一個過程。它並非是由許多預定部分相結合、相加成的過程而產生的整體,而是一個逐漸展開的過程。就像胎兒的發育,整體先於部分,並實際通過分化而孕育了各部分。
- 展開的過程步步深入,一次一個模式。每一步為生命帶來一個模式;而結果的強度有賴於這些個別步驟的每一個強度。
- 具有自然特徵的完整建築將根據這些個別模式的順序,且在你的思想中,像句子一樣簡單地自我形成。
- 以同樣的方式,幾組人可以通過遵循一個共同的模式語言,當場構思出他們的大型公共建築,就好像他們共有一個心靈。
- 一旦建築像這樣被構想出,它們就可以直接從在地上做的一些簡單記號中產生出來──仍是在共同的語言之中,但卻是直接的,不用施工圖的。
- 接著,一些建造行為,每一個用來修整和擴大以前行為的成果,將緩慢地產生一個更大更複雜的整體。
- 最後,在通常的語言框架內,成百萬個個別建築行為將一起自然地產生一個活生生的、整體的和無法預言的城市──這就是無名特質緩慢地出現,好像自無而來。
- 而隨著整體的形成,我們將看到它具備了賦予永恆之道其名的那個超時代特質,此特質是一個特定的形態特徵,清晰明確。一個建築城市富有生氣時,它肯定出現,它是建築中無名特質的物質體現。
道之核心
然而,永恆之道並未完結,直到我們把大門拋諸於後,它才徹底地產生無名的特質。
這一篇詳要ㄚ琪不是學建築的,所以其實覺得是在看文言文,很是深奧。但是如果ㄚ琪以福音的方式來聯想,永恆之道==>永恆救恩的計畫=>需要靠著洗禮進入這扇門,尼腓二書31:17『因此,凡我告訴你們我見到你們的主,即救贖主,所要做的事,你們都要去做;那些事就是為了這個目的才顯示給我看的,好使你們知道你們當進的那一扇門。你們當進的門就是悔改和水的洗禮,然後藉著火和聖靈,罪的赦免便隨之而來。』
尼腓二書31:18『 然後,你們才走上這條通往永生的窄而小的路』,這路就是道,而道之核心就是永恆救恩的計畫,作者無法形容這件事,所以用無名的特質來看待這件事,ㄚ琪用福音這件事來看待作者說的建築這件事,就有點懂得感覺了,ㄚ琪希望能參透這本看似無聊的書,好讓大家都可以受益,那就讓我們以為期27天的時間來看吧。
※2022/05/13
建築的永恆之道現在只能在圖書館找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