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頭殼newtalk 2012.10.03 記者劉奕霆/台北報導根據今(3)日剛出爐一項的調查報告顯示,台灣有95.9%比例的企業需要用到英文,卻只有2.4%的企業滿意員工的英語能力,此外在千大企業多益使用比例上,韓國使用比例為百分之百,日本為83.4%,台灣卻只有27.9%。
由ETS(美國教育測驗服務社)台灣區代表忠欣公司委託中華徵信所調查的一份「2012台灣1000大企業員工英語能力調查報告」和「台、日、韓企業員工英語能力管理現況比較報告」今天出爐,ETS並偕同中華人資協會共同召開記者會,公布這項結果。
這項針對台日韓三國1千大企業員工英語能力調查報告,現場除ETS台灣區代表總經利王星威出席外,也邀請實踐大學講座教授陳超明進行對談。
王星威表示,企業可推動「國際化人才管理」,做好員工英語能力管理與培訓的實務工作,政府也該積極協助學校提升英語教學目標與企業接軌,才可以增加國際競爭力。
王星威指出,依據2011年台灣大專院校的多益平均分數統計,台灣之平均分數為542分,日本為510分,韓國為626分,然而台灣和日本千大企業招募新進人員之多益(TOEIC)分數的要求只有550分,韓國則要求為700分,高出台灣與日本150分,可見企業對於新進人員要求之態度有所不同,也可看出韓國大型企業招募國際精英人才的英語能力已領先台灣和日本,台灣大專院校培育出來的人才在英文能力上明顯無法滿足企業參與全球化市場競爭的需求。
實踐大學講座教授陳超明也表示,台灣的英文教育是個非常奇怪的「怪罪結構」,企業怪罪大專院校之英文教育不好,大專院校則往下怪罪高中英文教育,最後再怪罪到家長身上,家長將問題怪罪在教育部的政策,教育部卻要企業提出改善,形成一個奇怪的怪罪主義。
他認為這樣的環境下當然不會培育出優秀的英文人才,以往用20%的菁英人才去培育80%的一般人才的模式已經不適用,應該將菁英擴散,將「大眾菁英教育」普及化,才有可能提升市場競爭力。陳超明也提到,企業與大專院校應該可以做密切合作,並且讓企業提出語文能力要求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而企業內部的體制也應該改變。
王星威表示,台灣企業的員工英語管理能力並未深化,韓國有許多企業將員工英語能力作為升遷考核的考慮條件,而台灣企業卻只有13%將英語管理能力作為內部晉升條件,他認為台灣英文教育應該在大專院校內加強學生專才英語訓練,並非一般學習,企業也應該主動對員工強化英文能力,才能整體提升台灣競爭力。
更多資訊請上:「2012年台、日、韓企業員工英語力比較報告」專區
http://www.toeic.com.tw/report_2012_01.jsp
*企業晉用新鮮人 台韓多益門檻差150分
http://bit.ly/SxCJ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