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opleware: 腦力密集產業的人才管理之道這一本書的第二十三章:團隊形成的化學作用,很玄的一個專業名詞化學作用(chemistry),但是看狄馬克的解釋,也不見得這叫化學作用,一些人常將一些事用基本的物理化學來解釋,看起來是過度了,不過只要我們心理明白就行了,這個解釋就是叫你想像『曾經任職於一個健康成長的組織,那裡的人總是怡然自得,享受美好時光,跟同事也相處愉快,那裡沒有防禦心態,也沒有不顧眾人努力、只顧追求個人成功的情況,工作是共同合作的成果,每個人都對這份成果的品質感到自豪。』你有這種健康印象嗎?好像有吧,不過這好像只是我個人的一廂情願吧,因為看起來在那個健康組織中好像還是有人有防禦心態。但是那時我們看那個經理人,可能會覺得他確實沒做什麼事,看起來好像是很高的樣子,這裡有一個簡化的列表,可以讓我們有可以促進化學作用的策略:
- 營造追求品質的狂熱。
- 提供許多令人滿意的完結(closure)。
- 建立菁英感。
- 允許並鼓勵差異性
- 保留並保護成功的團隊
- 提供策略性而非戰術性的指示。
千萬不要說自己的產品『夠好了』,那是公司將於滅亡的一個鐘聲,這讓我看起來,覺得我們可以從謙卑跟悔改的態度在教會中學習進步,當我們看到一些人說夠好了,其實我是很擔心他們的。追求狂熱的品質要像肯.歐爾所說的『貝殼裡的砂礫』,說實在的不太真的懂這個比喻,是因為這砂礫會變成貝殼中的珍珠嗎?
提到完結(closure)也是很令人疑惑的一個字眼,但是我看起來倒像是完成一個階段性的任務一樣,所以這結的主旨叫『我在跟她結婚時跟她說我愛她』,這樣的主旨,有這樣的解釋『人類朝正確的方向邁進時,經常需要不斷地一再保證(reassurance),由人類組成的團隊也是如此,這種一再保證的需要來自於心理學家所稱的完結。完結就是令人滿足、象徵一步步就定位的「匡噹」聲響』。這種來自心理學的深奧名詞,不知我可以解讀成細分專案,而每項的任務完成可以造就另一波的成功?
今天我終於知道全錄的菁英團隊可以坐頭等艙出差,真爽不是嗎?也佩服這個老闆願意花這筆錢來培養團隊。
不要解散洋基隊,很好玩的主旨,讓人聯想到在美國努力的王建民,還是因為身體受傷在球隊裡被放棄了,但是洋基隊還是在!
團隊行為的網絡模式,嗯,看起來我們從不把管理者當作是團隊的一份子,所以週四的旅遊比週二的旅遊多了一倍幾近兩倍,我想很大的明顯就是,沒人想跟廠長一起玩,呵呵!這裡也冒出了一個領導的名詞,看來除非你可以把領導放在很難令人查覺的狀況,否則你還是得忍耐這種窘境。
從中式菜單上點菜跟差異性有什麼關係?我只能自解說,因為中菜不像其他菜那樣沒變化,博大精深的中國,在飲食上卻有過人之處。
好了,很多比喻看不懂,有點累,希望我能從經文中得到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