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媒體前兩千年

前天晚上跟老婆去基隆廟口慶祝生日,在往停車場的金雞橋上逗留了百多人阻礙我推嬰兒車前進,於是我斜眼看了一下他們,發現他們都手拿著手機在開啟Pokémon遊戲,我突然想到當初我知道這個遊戲時,跟老婆說Pokémon,她一直聽不懂,後來解釋神奇寶貝她才曉得我講什麼,沒多久台灣開放了使用,老婆也很快地去下載,可是她一直沒看使用手冊,所以她一直不懂怎麼玩,我說如果沒時間看資料,好歹也問一下人比較快吧,特別是現在社群媒體這麼發達的時代,連乘龍改成拉普拉斯,你也可以很快知道。

這種模式讓我想到了本來紙本信件似乎因為電子信件的崛起有種快要倒閉的風險,竟然又有人復古玩起明信片交換的遊戲,用了Postcrossing的另一種社群平台,因為我的加入使用,看來郵政又可以撐一陣子了,而且由於我的大量使用,甚至自製明信片,如果讀者們也想一起便宜玩可以跟我洽詢明信片的訂購喔。

社群媒體前兩千年這本書就是要讓我們再一次了解社群媒體不是近代的產物,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有了,只不過我們不用社群媒體這個名詞,就像我們早期是用神奇寶貝而不是用寶可夢這些名詞,所以做數位媒體人要懂得以前媒體人的作法,那才行啊。

重新詮釋媒體史的趣味觀點!
「我們過去身處的『大眾媒體時代』其實是長達兩世紀的反常狀態。
媒體原本就是屬於社群的,而現在只是再度加強。」
古羅馬最偉大的政治家西塞羅其實每天都在上網。

他的瀏覽器是莎草紙,他的頻寬是奴隸的腳。他發表一篇「動態」,這則「動態」便會在他的人際網絡中開始流傳,其他人順勢寫下心得、發表新聞,或者「轉推」抄寫到另一張莎草紙。在羅馬城內,回覆一個問題約需兩小時。奴隸們交替往來,於是各種最新消息、政治謀略與八卦,遍傳遍了羅馬。

如果我們把「技術」抽開,從歷史中尋找能擔任「社群媒體」的相同角色,便會發現:每個歷史階段,其實都有這樣密集人際互動、資訊交換的相應機制。在古羅馬我們找到奔波的莎草紙;在十六世紀我們找到不斷傳遞散布、引發革命的印刷小冊;在啟蒙時代我們找到川流不息的咖啡館。這些臉書出現之前的社群媒體,雖然速度慢一點,但卻有現在臉書、推特的全部特性。

一旦把現代網路建立起來的「社群媒體」與之前兩千年的歷史連上,許多現在的疑惑或許就變得清晰許多:臉書之於阿拉伯之春到底扮演什麼角色?論述言論的庸俗化會對文化有何影響?今日社群媒體真正新穎的地方在哪裡?

作者湯姆.斯丹迪奇是個非傳統的歷史作家,出身科技圈,長期為Wired雜誌、紐約時報等媒體撰寫重點文章。他總能用新穎的角度,重新找到理解歷史或科技的線索。他之前的幾本著作《歷史六瓶裝》、《歷史大口吃》不但精彩好看,更是引起眾多討論。

在這本書中,作者自由穿梭於各個時代,利用細膩的歷史線索,構築出一支「臉書出現之前的社群媒體歷史」。讓我們因而能撥開「社群媒體是當代產物」、「社群媒體因為科技才可能」的種種迷霧,看清眼前發生的真相。

【按讚推薦】

廖健苡/哲學星期五策劃人
黃哲斌/新聞工作者

【好評推薦】

「潛回歷史,細看新聞媒體、八卦報導、電子郵件、社群網站的原型,機智風趣且具啓發性。」——黃哲斌,新聞工作者

從斯丹迪奇的《維多莉亞的網際網路》這本書開始,我就是他的忠實讀者。那本書是關於電報的興起,一方面讓我們弄清網路科技與電報的關係,一方面讀來饒富興味。這次也是如此。——保羅.克魯曼(Paul Krugman),紐約時報

斯丹迪奇再一次展現他過人天賦,把過往歷史銜接到現在的爭論與科技。《社群媒體前兩千年》一書做出好看而且極有說服力的主張。——史蒂文•强生(Steven Johnson),Future Perfect以及《好主意從哪來》作者

這本書將會改變你對社群媒體的看法。它揭露:今日科技只是幫我搔我們喜愛分享與連接的癢。——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網景及Andreessen Horowitz之共同創辦人。

湯姆.斯丹迪奇讓我們了解,在文化的自然進程中,我們過去身處的「大眾媒體時代」其實是長達兩世紀的反常狀態。媒體原本就是屬於社群的,而現在只是再度加強。——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長尾效應》、《免費》及《自造者時代》作者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湯姆.斯丹迪奇Tom Standage

擁有牛津大學工程與電腦科學學位,是《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的數位編輯,也是經濟學人網站Economist.com的總編輯。他也為多家知名報紙章雜誌撰寫文章,包括《連線》(Wired)、《衛報》(Guardian)和《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等。曾著有《歷史大口吃》、《歷史六瓶裝》(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Six Glasses)、《維多利亞時代的網路》(The Victorian Internet)、《土耳其人》(The Turk)和《海王星檔案》(The Neptune File)。目前與妻女住在倫敦,可參考他的網頁:www.tomstandage.com.

譯者簡介

林華

聯合國高級翻譯,在聯合國總部工作30餘年,現為同聲傳譯中文組負責人。主要譯著包括《從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500年至今》(北京中信出版社)《斷裂的年代:20世紀的文化與社會》《戰爭史》等,合譯有《論中國》《世界秩序》《強權與鐵腕:普京傳》(以上皆為北京中信出版社出版)等著作。

目錄

引言 西塞羅的網路
社群媒體早在兩千年前就出現,這個理解不但有助於看清現在的媒體發展,也讓我們能反過來用新角度看待這兩千年的媒體發展。

第一章 社群媒體遠古的基石:人類為何生來熱衷分享?
社會性大腦、語言的傳播和書寫的發明,這三件式建立起社群媒體的基石,讓人類足以成為社群動物。

第二章 羅馬媒體:第一個社群媒體生態系統
西元前一世紀,奴隸是羅馬時期的寬頻網路。送信的奴隸、謄稿的奴隸,讓身處偏遠的西塞羅,不但能獲知羅馬城內最新消息,也能讓人知道他的最新狀況。

第三章 馬丁路德的病毒行銷:社群媒體在革命中的角色(一)
十六世紀,在宗教改革時期的第一個十年間,一共出版了六百萬本小冊子,其中三分之一是馬丁.路德所寫的。那時候,作者沒有版稅可拿,分享、推薦、翻印這些事,就是「按讚」的一種模式。

第四章 流動的詩篇:用於自我表現與自我推銷的社群媒體
德文郡手稿是一群年輕廷臣交換詩歌、短籤的一本冊子。這本冊子保留了十九個人在五年間,閱讀詩歌、評論時事、表達感情的紀錄與討論。換言之,就是一個隱密的社群空間。

第五章 讓真理與謬誤抓對廝殺:管制社群媒體的困難
十六世紀期間,整個歐洲對印刷品的內容以及印刷商的控制日趨嚴厲。彌爾頓寫下《論出版自由》,反對任何形式的內容審查,而這些思想激勵了十八世紀法國跟美國的革命思想。

第六章 到咖啡館去:社群媒體促進創新
十七世紀,阿拉伯的咖啡館傳入歐洲,在巴黎跟倫敦都大受歡迎。但各種疑慮便蜂擁而至。許多人認為,咖啡館讓大家分心,讓大家終日與朋友討論各種無謂的小事。

第七章 印刷的自由:社群媒體在革命中的角色(二)
潘恩《常識》一書的成功改變了人們對獨立的態度。過去,許多人對獨立連談都不願意談,更遑論支持了。因此有人說:在實現美國的獨立中,筆與印刷機和劍同樣功不可沒。

第八章 人民的哨兵:暴政、樂觀者以及社群媒體
審查制度甫一放鬆,小冊子即如潮水般洶湧而至。截至一七
八九年五月,一年內印刷的小冊子總冊數可能超過一千萬冊。這造成了空前的全國性大辯論。不久之後,人民攻進巴士底獄。

第九章 大眾媒體的興起:中央化的開始
報紙到了十九世紀已經全然不同了,報紙上的文章由專業記者撰 寫,資金主要來自廣告商。跟十八世紀的報紙相比,社群的互動性消失了,讀與寫的距離從未如此遙遠。

第十章 社交媒體的反面:無線電的黃金時代
BBC有皇家的認可,又有政府部門的地位,對聽眾採取的是一種家長式居高臨下的態度。它不只給聽眾提供娛樂,還想教育他們,提高他們的素質。這成為歐洲國家廣播事業的典範。

第十一章 社群媒體的重生:從 ARPANET 到臉書
有一百五十年的時間,人對人的媒體被集中化大眾媒體所湮沒,現在鐘擺又蕩了回來。流行幾世紀之久,基於分享、抄送和個人推薦的社群形式的媒體如今借網際網路的東風強勢回歸。

結語 歷史「轉推」自己
不管將來社群媒體採取何種形式,有一點是清楚的:它不會消失。如本書所述,社群媒體並非新事物,它已經存在了好幾個世紀。在跨越歷史的共享平台上,思想在人與人之間不斷傳送。

註解
參考書目

↑↑↑↑↑↑↑
第一章探討了幾個主題,包括:
  • 社會性大腦的進化
  • 分享是人的天性:這裡引用了 一個來自鄧巴的資料,鑒於人類新大腦皮層的體積,人類群體的平均規模應是一百四十八人,四捨五入為一百五十人。這叫做「鄧巴數字」(Dunbar number),不論是村莊人數,或是軍隊的一個連編制,都是類似這樣的數字,我突然也很有興趣,因為這跟一個支會的成員數字也相仿,這實在有趣。
  • 共用媒體的起源

有些主題的研究真的有趣,或許我們可以從此再擴充我們對社群媒體的想法及應用,大家一起來閱讀吧。

感謝你看到這裡,很快就可以離開了,但最好的獎勵行動就是按一下幫我分享或留言,感恩喔~

點我分享到Facebook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